SIC中学生投资挑战赛(Student Investment Challenge)是由美国经济教育学会(CEE)官方认证、美中经济学社(ACME) 提供学术支持的国际性金融赛事。其赛制对标真实金融市场,被誉为“小沃顿”,旨在通过模拟股票交易、投资策略设计等实战环节,培养中学生的财商素养与投资分析能力。2025年赛事覆盖全球50余国,吸引超万名6-12年级学生参与,成为商科申请者背景提升的核心跳板。
一、双赛季时间规划:春季赛与秋季赛
春季赛(S13赛季)
报名截止:2025年6月2日
初选站:2025年4月-6月(线上)
全球站:2025年7月-8月(线上/线下)
对话奥马哈峰会:2026年5月(美国奥马哈)
秋季赛(S14赛季)
报名时间:2025年9月-12月
初选站:2025年10月-12月
全球站:2026年1月-2月
二、核心组别选择策略:交易组 vs 策略组
组别 | 适合人群 | 竞赛内容 | 晋级权限 |
---|---|---|---|
交易组 | 6-12年级零基础学生 | 线上模拟交易(100%成绩权重) + 金融能力测试(选考) | 仅参与区域站 |
策略组 | 8-12年级具备金融基础或团队协作能力 | 区域站:模拟交易(10%)+个股分析报告(90%) 全球站:模拟交易(10%)+策略报告(25%)+答辩(55%)+金融测试(10%) |
可晋级全球站 |
组队规则:
策略组需2-4人跨校/跨地区组队,角色需覆盖数据分析、报告撰写、演讲答辩。
交易组仅限个人参赛,无组队要求。
三、竞赛内容与评分体系
1. 线上模拟交易
初始资金:10万美元,交易范围限定于组委会提供的股票清单(如美股、港股)。
评分依据:投资组合收益率排名(交易组占100%,策略组区域站占10%、全球站占10%)。
2. 投资策略报告(策略组核心)
区域站要求:分析不超过3支股票,从宏观政策、行业趋势、财务数据(如PE、FCF估值)、风险预测四维度撰写报告。
全球站升级:融入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分析,构建跨市场投资组合策略。
评分权重:区域站占90%,全球站占25%。
3. 公开演讲答辩(全球站决胜环节)
团队以“基金经理”角色全英文展示策略,接受评委质询(如风险控制逻辑、数据支撑合理性)。
评分焦点:逻辑严谨性(40%)、数据可视化(30%)、临场应变(30%)。
四、全球站晋级路径解析
仅策略组可晋级,三大通道:
直接晋级:区域站总分排名前40%的团队。
二轮晋级:全国总分排名前20%的团队提交动机信(Motivation Letter),经审核后补位。
直通卡晋级:学校团体报名满3支队伍可获1张直通卡,授予校内排名最高的团队(跨校组队无效)。
五、奖项设置与学术价值
区域站奖项
交易组:个人最佳组合收益荣誉(前50%获金/银/铜奖)。
策略组:
投资杰出团队荣誉(总分前35%);
最佳股票分析报告奖(单项前45%)。
全球站权益
金奖(Top 10%):证书+奖杯+巴菲特股东大会参会资格。
银奖(Top 25%):证书+藤校投资俱乐部交流机会。
铜奖(Top 40%):证书+华尔街机构研习项目推荐。
升学关联:60%全球站获奖者进入全球TOP30商学院(如沃顿、哥大),报告成果可直接用于申请文书。
六、参赛准备建议
知识储备
基础理论:掌握宏观经济指标(GDP、CPI)、财务报表分析(利润表、现金流)、估值模型(DCF、PE)。
实战工具:熟练使用Excel进行蒙特卡洛模拟,学习彭博终端数据抓取。
团队分工优化
数据分析者:负责财务建模与回测(Python/Excel);
行业研究员:聚焦赛道分析(如AI、新能源);
演讲主辩手:提炼核心逻辑,设计PPT故事线。
报告撰写要点
结构范式:行业痛点→数据验证→估值对比→风险对冲方案。
创新性体现:结合地缘政治(如东南亚市场)、碳关税政策等2025年热点。
SIC的本质是金融素养的淬炼场——它要求学生在波动市场中平衡风险与收益,在数据洪流中提炼投资逻辑,在聚光灯下捍卫自己的判断。对参赛者而言,无论最终是否捧杯,这段经历都将重塑两种底层能力:用理性解剖复杂系统的经济思维,用勇气面对不确定性的决策魄力。当你在纳斯达克指数的起伏中窥见周期规律,当你在答辩席阐述ESG如何重塑企业估值——你已站在金融世界的入口,手握开启未来的密钥。
备赛的同学可扫码免费领取